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356(2/2)



足足好一会儿,他才一字一句地说:“李尧卿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文选郎,与其因为他的事大动戈,不如看看辽东那边,光懋到底会一份怎样的答卷。”

这是张居正授意汪孚林帮着接待殷家人,还是汪孚林自己和殷士儋有什么关联?又或者是汪孚林和那个新文选郎有情?

考中举人,考中士,所以,即便是说李尧卿对汪孚林有半师之分,这也毫不为过!”

张四维只觉得自己平生就没有这么憋屈的时候,恨不得立时辞官回乡。可是,他和小心翼翼不和张居正沾上太多关系的王锡爵不同,也和一心求退本没想过东山再起的吕调不同。他和张居正瓜葛太了,如果一退,哪怕张居正日后真的被小皇帝所忌,他又怎么可能起复?

谁都没想到,殷家前来送嫁的次殷二老爷以及次媳谢氏,连带那位殷家小,没有去亲朋故旧那儿借宿,而是直接住了昔日殷正茂那座尚书府!

“只有熬,只有等。”

举手示意儿不用再说,张四维一手支着太师椅的扶手,一手着太,足足好一会儿,这才一字一句地说:“殷士儋当年和新郑公不和的时候,险些在内阁大打手,张太岳面调停,竟然被殷士儋一唾沫在脸上,不啻为奇耻大辱。所以,他之前回乡葬父,推荐阁的是和申时行,却不敢援引馆师徐阶,更生怕有人推殷士儋,足可见忌惮之。如今他却提了殷士儋的女婿为吏文选郎,你知这意味什么?”

文选郎李尧卿的上任,在如同平静面的朝局上丢了块石,但随着涟漪散开,溅起的小重新落下,那些声息和响动很快就没了。

张泰徵说到这里,见张四维那脸明显凝重了许多,他就主动解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父亲,我这些天来派人混迹于外城新安会馆,打听了很多和汪孚林有关的事,这才知从前实在是太小看了他。他在徽州、杭州、武昌、扬州、丹,曾经全都名声赫赫,那时候他还只是十四五六,初茅庐的一个秀才,又没有显赫的家世,汪昆只是他快要五服的伯父!”

第九零四章一个好汉三个帮

“是殷张合……”

喃喃念最后这四个字的时候,张泰徵只觉得一悲凉绝望从心底油然而生,不禁呆呆看着脸疲惫的父亲:“父亲,李尧卿那天刚刚回京就去见了汪孚林,当夜更是宿在他家,由此可见即便八年不见,他们却依旧相莫逆。难此事真的不可挽回了吗?”

此殷不是彼殷,一个是历城殷氏,一个是歙县上里殷氏,官的时候谁也不曾听说这两位联过宗,可如今殷家这一行送嫁的却住了昔日殷府,没人觉得这会是纯粹的巧合。很快,殷正茂的府邸当初是歙县同乡汪孚林和程乃轩联手买下的,其中一路被改建成歙县会馆,此次殷士儋家里这些送嫁的是汪孚林派人去通州码上接,随即安置在西路的院落中,这一系列消息顿时不胫而走。直到此时,不少后知后觉的人方才为之骇然。

相较之下,却还是他的婚事办,更加引人注目一些。须知殷士儋离开朝堂已经七年了,当年的老宅早已变卖,门生故旧们早已各有各的圈,因此殷家送嫁的人抵达京师之后,众多好奇的官员都在观望这批人将落脚何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