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376(2/2)

作为前都察院的监察御史,虽说没有和汪孚林在都察院一块过同僚,但黄龙还是一见面就听到了汪孚林笑一声前辈。和朱擢不一样,他即便是监察御史还没当两年,就得罪人被踢到了一边,至少还有个分巡的职司,不至于完全靠边站。而且他到底只是左迁了一年多,为人又豁达,倒没有很多怨言,如今终于重新调回京城,他竟是委婉地劝汪孚林多提醒张居正几句。

“你不用担心这个。”汪孚林自信地挑了挑眉,随即意味长地说,“回咱们这些杭州的老相识相聚,他一定会来的!”

“那个死太监!”

“这两年,地方官对首辅大人的很多举措都是怨声载,尤其是把赋税当成衡量官员政绩的标准,计考成册这一。”

他拼命回忆了一下从前看过的这些东西,最终发现,确实是官员欺压地蛇的多,地蛇欺压本父母官的那却非常少,顿时有些疑惑地看着汪孚林。

朱擢抵达京城后没两天,黄龙也到了。一样是得到吏侍郎王篆的“拨”之后,直接来找汪孚林。

汪孚林若有所思回答了一句,见黄龙赞同地,他却又哂然一笑:“这一,我从岳父当年的遭遇,就差不多看来了。只不过,朱大哥你想过没有,明明地方官在大的乡宦和富绅面前,在固的三班六房小吏差役面前,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威慑力,为何民间那些话本里,全都传破家县令,灭门令尹这句话?为什么那些话本中,乡宦富绅这些地蛇欺负本地官员,将其撵走排挤走之类的事就相对较少?”

“说到底,是因为富那边的田亩都收不上税赋,而贫民却动不动要飞派赋税吧?而三年一任的县令,大多数本就没法和乡宦富绅抗衡。”

朱擢被汪孚林一个“想”字给嘲讽得牙的,忍不住就把旧日称呼给掣了来。跟着,他才自失地摇摇:“见他就算了,给他添麻烦不说,给你也添麻烦,好歹曾经同舟共济一场,回给他捎个信就是。”

“写这传奇话本的人,那得有闲,任,除却我这没事写演义来消遣的御史之外,大多数当官的人是没那闲工夫的,当然,某些在官的同时写杂记笔记的人除外,好戏曲的狂好者除外。所以,即便这些作者也许从前当过官,在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大多也只是乡居赋闲的乡宦,富绅,本地名。既然这样的阶层,你觉得他们是乐于反映本地父母官欺压乡

黄龙愣住了。时下的读书人和后世的学生们一样,经史集这必考课本以及各集注之类的辅导资料,那是读书期间必看的,但在此之外,各式各样的杂记话本戏剧,那也同样是涉猎颇广,否则走去参加文会诗社的时候,别人一问你三不知,那书呆的帽就摘不掉了。更何况,黄龙考中士到现在也已经有十年了,制艺八基本上丢得差不多,这些七八糟的杂书却没少看。

”汪孚林说到这里,突然微微一笑,“不过,如今这京城里,可还有一位朱大哥的老相识。张宁张公公一回京城就荣升了司礼监随堂,之前还和我一起过一趟公差,他也很‘想’你。毕竟,当初西湖上我在浮香舫落那一次,可是你们两个派的船捞我。”

第九一五章光天化日之下的勾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