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罪臣长子科举ru仕记 第167节(2/4)

“监正但说无妨,我不大懂《易经》与其中奥的学问,若是有什么玄机,也请使我受教。”

……

卓思衡面对震惊的何敬辉,非常贴地笑:“臣以为,吏科此次唯有贡院考序由礼照科举先例负责,其余从报验文,到题应试,再到判卷列名,皆有吏负责。这样一来吏也好据吏科里的各科设置分派主考,免去礼冗杂繁务,好教礼诸位同僚可专心为圣上取士选贤。”

何敬辉万万没有想到卓思衡居然拉了自己一把,他原本以为所有事都会被推到礼上,一时激动万分说不话来。

浑天监察院监丞的职责理只需要参加大朝会,小朝会与他无关,但因今日商议之事涉及盂兰郊祀的事宜,他才来陈述天象吉凶。

卓思衡则主动向其颔首:“何尚书不亏是两朝元老,多有见识,多亏您的指,才有如今分工之明,多谢尚书谏言。”说罢又朝皇帝一拜,“圣上边有如此谏臣能臣,当真是社稷之福。”

小朝会下朝后,卓思衡准备回中书省政事堂继续看各地呈上的奏章,一转却被浑天监察院监丞阻住去路。

完了,靳嘉想,就算他不想换上司,看来也要换上司了。

此言一,朝堂上多了些窃窃私语之声,何敬辉这才回过神又要开,靳嘉真想去拽上司的官袍后襟,好让他少说两句,然而不等他手,卓思衡已经又先一步预判了何敬辉的发言,恳切:“不过银钱是个大问题,这臣也知晓。但自圣上登基以来,俭省节,所余库银足矣应付此举。这毕竟是为陛下所选材啊!陛下应让天下看到天为国取士的诚意,还有什么比解决士们劳苦衣更好的诚意呢?天下士无论贫寒富庶皆能同沐恩德,臣实在不知还有何更适合将陛下勤俭的国库银钱去了。”

于是皇帝首肯,众臣也没有异议,皆大喜。

偏颇,也彰显陛下抡才之圣心与对天下学的垂恩,不论科举还是吏考的学,皆可免除。”

这次连靳嘉都震惊了,他实在是不知卓思衡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监正可是有事?”虽然还有一堆事情等着自己,但卓思衡面对路遇的同僚仍是十分耐心,“我们一边走边聊。”

靳嘉看着激动得快哭来的上司,只觉得卓思衡在当上参知政事后功力更一层……

何敬辉心中黯然,暗自己不识时务,想推脱掉麻烦的事却惹了新相的厌烦,就算卓思衡无有徇私排异的劣迹,他却也忐忑自己今后的境遇怕是要泥泞难行。

谁知这时,卓思衡猝不及防开:“不过臣也有思虑不周的地方。何尚书所言极是,若让礼负责吏考,臣没有准备足够的时日,一时手足无措也是应当,仓促之间使得同僚纪,实在是臣没能顾及同僚肩上的重则,方才多有妄言,还请何尚书见谅。”

监正也是个通自己本职工作且足够认真的人,虽然卓思衡已经不太关心那个卦象所呈现的义,但还是乐意听这样的人讲讲他所不了解的领域。

“见过卓相。”

刘煦当然知这个安排,他也愿意在这皇帝的第一年多施行实在而非上的仁政,这只是他和卓思衡计划的第一步。

监正受若惊,连客气,二人一并在长长的御街甬上朝外走,监正也边走边兴致:“下官回去后又翻阅了些《易》学古籍,发现那日所解之震卦还有旁的释义。”

卓思衡在知识面前的谦卑让监正大为震撼,他本想夸赞几句,却又担心卓思衡以为他来攀谈是溜须拍刻意逢迎讨好,于是及时收住话,只说书中的发现:“有传《易》于甲骨之上传,其文字也与我们今日不同,前朝便有学问大家拆字解意,照甲骨之书金石之学来求甚解。比如这震卦,震之一字就可拆开来看。古时人闻听雷震则知雨至,震卦又是天动之象,雨和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