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八章 洪承畴献策招抚山东(2/3)

多尔衮思索一番后对宁完我:“拟旨,大张榜示,与诸朝绅涤前秽。令在京内阁、六、督察员等衙门官员,惧以原官同满官一办事。”

虽然是个臭名昭着的大汉,但是在书画上的造诣还很不低。

多尔衮听得很认真,示意洪承畴继续。

真是愚蠢到了一令人发指的地步,不灭亡才是没有天理的。

尤其是擅长山画。

洪承畴:“臣以为方大猷可以胜任。”

如果照原来的历史程,洪承畴这一招的确很无耻,尤其是以吴三桂的名义招揽民心这一招。

洪承畴接下来又建议:“摄政王,咱们可以多几手准备,让方大猷前往山东的时候,同时可以以平西王的名义发布安民告示,以争取山东官绅民心。而且还可以下旨聚集兵,开到德州附近,摆一副随时兵山东的样来,恩威并施之下,那沉墨自然就会就范。”

伪明小朝廷又要以从逆之罪追究南逃的官绅曾经投降顺逆之事。因此,这些官绅如今多在彷徨之时。如果我大清此时征召聘用他们,他们必定会对摄政王德,更能使大清尽快收揽人望,在京城迅速立足。”

甚至还有人提了“联虏平寇”的想法,就是联合满清来对付大顺军,然后再一笔钱将满清送走。

这货是崇祯十年的士,投降满清的时间比洪承畴还要早。

方大猷领了多尔衮的旨意后颠地第二天就带着十几个人离开京城向着山东而去。

多尔衮沉片刻后:“那你以为何人可以承担招抚山东之任?”

多尔衮采纳了洪承畴的所有建议,命令固山额真觉罗哈纳以及石廷两人统兵两万前往德州,跟方大猷合,先礼后兵,恩威并施,招抚山东。

他们甚至天真地以为清兵在赶走大顺军之后就会乖乖地退回关外,把这江山会依旧留给他们老朱家的人。

洪承畴受到鼓励,神情微微振奋,继续:“再说山东,山东临京畿,地广人稠。既有运河之便,又有海运之便,从隋朝开凿运河一来就是粮运之。如果能将山东收大清治下,则财赋有,国用不贵。”

方大猷跟洪承畴一样,都是明朝投降过去的汉臣。

最后还是洪承畴开:“摄政王,这个沉墨之前一直籍籍无名,从去年开始突然崛起,短短半年时间,就几乎占领了山东全省。臣等对他的底细来历也不甚清楚。臣以为应该派一能员前去德州招抚,看看此人对大清的态度。如果此人愿意归附大清,就让他先领着山东。等到局势稳定之后,再想办法将此人调离山东,换一摄政王心腹大臣前去坐镇山东。如果此人不愿归附,那再派兵征讨也不为迟。”

多尔衮想了想:“可。”,转吩咐宁完我拟旨,任命方大猷为山东巡抚,即日起京招抚山东。

这一之意自然又让洪承畴等人呼了一番英明。

几人面面相觑,都不知沉墨的底细。

因为此时大明的大分人,包括南明小朝廷上下都不知吴三桂是真的投降了满清,都以为他是借兵剿寇,就是借清兵来对付大顺军。

洪承畴:“我大清的江山是建立在八旗勇士的勇武之上的,所以我大清要坐稳中原天下,最本还在于要继续开疆拓土。如今我大清在关内只有京畿内外之地,实在不足以睥睨天下。臣以为,摄政王当尽快收山西和山东两省。山西为商,且又跟陕西接壤,若是能够占据山西,我大清兵锋就能直达顺逆的都城西安,就能可攻退可守的从容境地。”

更可气的是这货当了汉,最后还活了八十多,也算是老天无

多尔衮,又皱眉:“可是孤王听说山东如今被齐王沉墨所有。这个沉墨既非大明宗师,竟敢自称齐王,你们可知他的底细来历,觉得此人能否被我大清招抚?”

最后多尔衮又看向洪承畴,继续问策。

德州城外,沉墨带着一文官武将检阅了一番刚刚就位的军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