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铜馆(2/2)

——依稀可见枕骨、双侧太、前囟门都被开了窟窿。骨附近的泥土有松动痕迹,仿佛曾经有什么品被从这里取

但世事无常,十二岁那年孙儿得了离魂证,言行举止和以前全然不同,好享乐,对功课方面懈怠惫懒……

顾真直接将墓志铭拉到底

墓志铭由正楷书写,这对当时于游牧民族统治的西北藩镇来说不同寻常,极可能墓主人是中原祖籍或者是中央派遣过来的官员亲属。

殷辰皓:“拍了。陪葬品基本都是在内棺里的。”

宝应元年四月甲寅日,有星如半月,见于西北方,长二丈余,经三十三日乃灭。

末世之前生产力过剩,生活富足,人们有充分的余裕发散思维,许多接近荒谬的谋论甚嚣尘上,比如骨、百慕大三角、复活节岛石像、蜥蜴人、五十一区等传闻,认为居人的绘画记录了外星人的降临,而许多超脱当时生产力的文明和记录都可能源自外星文明的恩赐。

他展示了手机里拍摄的照片,画面显示在墓室内棺椁的前面放着一块石碑——是青铜馆主的墓志铭。

顾真和殷辰皓都没有受过系统教育,读墓志铭的时候磕磕绊绊,相互对照才能辨识个囫囵,勉拼凑了墓主的生平。

从图中所绘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彗星的内的结构,这并不是能凭借观察并记录下来的,有人因此产生了一些可以称得上谋论的判断。

不过顾真认为这些都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吃饱了撑着,现在末世大多人朝不保夕,重新回归务实,就再也没这些稀奇古怪的传闻了,仿佛战争之后人们都开始讲科学了,就算异能这件事是极为超自然的现象,人们也努力给化者的变异编制理由,甚至为各分门别类,一定要建立一科学系。和科学相对的是宗教,人们开始为末世的到来寻找各理由,譬如一切都是神谴。

顾真还在怔怔,殷指挥官一声不响回来了,脸沉。

想到这里,顾真抬再次看了一画。

孛星现,灾祸起。

果然,开篇就写了墓主人是当地藩镇将领的殇孙,时年十二早夭。

“尔幼有智,孝顺敬逊,承大父母、父母之教,无违旨,读孝经、论语、尚书,尤好笔札,不离砚席。”

他将内棺的照片放在顾真面前,一千余年过去了,没有肤和肌包裹的骨早就零落散,和各金银玉陪葬品混成一团,只有一比之成人较小的骨还能辨别清楚。

这篇墓志铭是以藩镇将领吻写的,很可能也确实是祖父执笔,开篇首先夸赞自己的孙而好学,谦逊有度,勤奋自律:

撰写人何旻,殇孙何黎。

看到这里,顾真忽然若有所思,问殷指挥官:“对尸骨拍照了吗?”

又是西北。

可能中国古人发现彗星的年代极早,该布帛描述的图案至少是自于战国时期,甚至有可能是上古时期;除此以外,在当时认知中,天文学已经非常普遍了,普遍到以图片来代表它们足矣,或许家家悬挂星象图,所以并不用任何署名来代表作品,这个名字不是布帛自带的署名,而是当时土时,天文学家据其中所画来命名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