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8(2/2)

……

俱空兄,棋逢敌手,酒逢知己。我齐雁臣到了这临江城,遇到了你这位平生知己,再无平生之憾。

雁臣兄差矣。佛祖在菩提树下坐化,连一国一家都可以舍弃,自然可以舍弃相。可是作为一个人来说,光寺倾覆与否,真的没有不同?大相狮吼就此失传与否,真的没有不同?若是没有相,便没有执着;若是没有执着,那对活着的人和为此牺牲的人,又如何对得起他们?

小和尚知这意味着什么。可能从大师兄再没回来的那一天,也可能从他将四师兄的名字刻上木鱼的那一天,他就知了自己的责任所在。可是为时已晚,他只怪自己曾经在藏经阁读了那么多的书,却从没有好好习武练功。

**

布衣书生有些疑惑。俱空兄,你如此波澜不惊,莫非是想到了什么对策不成?

从前有一个小和尚,一心敬慕佛门。他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幸运的人,天下最有名望的寺庙,有最睿智大的师父,有最和善可亲的师兄弟。

雁臣兄,让我讲一个故事给你听吧。

他一心钻研佛法,日夜在藏经阁研读,远离红尘。可是他虽然于佛法上通,却在武之上一窍不通。偏偏九州战,灾祸频仍,光寺也未能独善其

白衣僧人眉间微微笑。哦,雁臣兄,事情就再无转圜余地?

良久,僧人拈起一枚白局中,定下乾坤。布衣书生大饮下杯中酒,仰天长叹。

相?雁臣所见,修习佛法讲究的是除相。无为相,五味为相,五音为相,就算是佛经也是相。除去了相,方见空,方见本,方得自在。

俱空兄,你的意思是——

接着,二师兄跟着师父一起门,替贫苦灾民祈福消灾平息祸害。小和尚记得很清楚,二师兄离寺的时候摸着他的,说平息了黄河患,就给他带鲤跃龙门的年画回来。可是那年秋季的枫叶很红,红得像血。他在枫树下等到雪落满,听着经堂内师父和诸位师兄的超度,心中知,二师兄再也不会回来了。

起初,师父带着他的大师兄四平息祸,与妖兽争斗。可是有一天,师父从外回来,却只独一人。小和尚不理解,可是师兄们告诉他,大师兄再也不会回来了。

“苦海无边,回是岸……俱空,光寺传承树百年的基业,为师不知如何到地下面对诸位故人先师……

“如何面对你?”

四师兄。小和尚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自己将总是笑嘻嘻的四师兄名字刻在木鱼上。

小和尚日练夜练,却没有半分展,更何况大相狮吼的修习,需要极为纯的功力。若师父一朝辞世,光寺赖以屹立不倒的神功便要随之淹没,届时不要说济世救人,只怕光寺上下数百名的僧众,也要被倾轧在这混浊俗世里。

“就算你功大成,终于能修成大相狮吼……你又教为师,——

崔公公是离妃在我边布下的手。如今离妃与南家势同火,自然需要依靠民间财力来维持自己的势力。而俱空兄也见到了,雁臣一介书生,又是京官外放,在临江城只担得一个虚名,实则无权无势。只恐到了明日,那崔公公就要借我的名,对光寺提苛刻的要求。届时不要说至情谊了,只恐怕,你我会因此事,成为火不容的仇敌。

雁臣兄,你说,佛法之中的相,究竟是什么呢?

白衣僧人抬起眸中燃烧着某光,角勾起一抹震慑人心的微笑。

终于,有一天,小和尚被师父唤到面前,听师父无奈地叹了气。若在十年前,寺中你师兄弟众多,为师必然不会苛求于你。而如今俱如的佛心已废,日夜沉醉声酒气之中,无可救药。光寺中僧众虽多,却怪为师多年来只顾降妖除,却疏于教诲。如今寺中唯有你堪承大任,为师的大相狮吼,唯有靠你来传承下去。

只可惜,过了今夜,你我终将成为仇敌。

三师兄。三师兄是怎么走的呢?他们说师父受了重伤,所以三师兄替师父挡了怨鬼的那一掌。

“三年了……三年来你都不曾来面对为师,为师几乎已经不敢认上的邪气……

酒是西域贡的酒,棋是古书布局的珍珑局。白衣僧人和布衣书生对坐饮酒对弈,相顾无言。

称“为师”的,自然只有寂然一人。可是俱空与寂然法力一脉相承,怎会轻易错认自己?

牡丹阁,凤凰台。

那么,世间存在一方法,能让你得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

雁臣兄,若我告诉你,只要你认真去看,去理解万的相。

他没有时间了。他的师父正在方丈居室里吐血。

白衣僧人却不正面回答,只是用手指轻轻敲着棋盘。来来去去都是为了一个光寺。好一个“塔佛鼓震临江,繁华梦里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