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 忆乡(2/2)

虽然一心向着朝廷,可是温采元也不得不承认,太平军的制度相当严密,以“两”为单位造兵册,两司将兵册呈给卒长,卒长将本四个两司的兵册合在一起,再造一本本卒的兵册,呈给旅帅,旅帅据五个卒长的兵册汇造成本旅的兵册,呈给师帅,师帅合五个旅帅的兵册编纂本旅兵册,呈给军帅,军帅将五个师帅的兵册汇在一起,写成本军的兵册,分送本营监军、总制、将军和诏书衙,倘若有人员逃走、阵亡、补充增添之类,随时改造,逐级呈报,非常灵活,极其严格,上层的检、军帅可以很清楚地掌握队情况,再一想到官军的吃空饷……

黄品贤静静地思虑片刻,说:“说不上喜还是不喜,不过假如天兵不来,我也只是在村里,这一生地。”

黄品贤一边和他说着话,一边翻开兵册,似有意又似无意地看着,忽然间目光凝在了一上,温采元从旁边望去,是原本周兴奎下牌面旺儿的名字,黄品贤、周兴奎与旺儿都是九江人,彼此熟识,前不久作战之中,旺儿“升天”,所以此时黄品贤的神便有些幽幽的,与平时的从容明朗不同。

黄品贤笑:“似乎还好吧,当时是担着米盐送到半山庙里去。”

温采元手捻着胡须:“风景很吧?很想去庐山看一看,只可惜一直没有去过。”

温采元这才想到,那时候的黄品贤是给山上寺庙里送东西,赚一挑工的费用,并没有太多心思观赏景

如今更加是遍地戈,哪里还有登临游赏的心?

温采元本来想即时就走的,不过黄品贤已经将茶倒在碗里,倘若不喝,实在失礼,于是温采元欠谢,端起茶碗,便慢慢地喝着茶

温采元将卷册放在桌面,撩起衣襟轻轻落座,说:“善人,这是新修造的兵册,请你过目。”

温采元在太平军里滞留如许久的时间,对太平军的军制也有一些了解,每个两除去正副两司和书使之外,定应该是二十五人,不过黄品贤的两内牌尾稍多了一,从前共有五名牌尾,所以便超了规定的人数。

黄品贤见温采元了门,忙起让座:“先生请坐。”

黄品贤和他随意地聊着,讲起家乡九江的风土人情,温采元:“九江的茶是很好的,赣省产上好的云雾茶。”

黄品贤微微一笑:“是庐山的好,庐山距离我家并不远,我曾经还去过的。”

文书工作都是给书理先生,就是自己,然后由正副两司,副司张添吉不是很通文墨,不识几个字,每次不过照例画圈表示看过便罢了,主要都是正司黄品贤校

黄品贤仿佛是给游鱼惊动了的潭,很快收回目光,脸上恢复了平日的神,平淡地笑:“经书里面说的,总不会有错,渠是上大天堂享福,永在天父边,再不会有人世的烦扰。”

即使是温采元,沉寂对抗得久了,也有想要聊天的愿望,无论如何贞的信念,终究是不能自闭太久。

这一段时间,自己观察黄品贤,他本来并非那样野心的,不是那天生反骨,不安于本分之人,只是终究会有些不甘心吧,那样的生活,辛苦当然是很辛苦的,但是更为难以忍受的是,枯燥无趣,一生都是那样贫乏无味,如同枯的树枝,这一生都乏善可陈,到了几十岁的时候,回首自己的从前,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记忆的,这样的人生,温采元只要想一想,就觉得有一些苍凉,因此当太平军兴起,黄品贤虽然是给裹挟加,对于他来讲,终究是一个改变命运的转折吧,现在已经作到两司,不再是从前埋于泥土之间的乡民了。

温采元默默无语,这一场战争,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自己虽然不喜这一场拜事邪浒传,如同泊梁山的人一样,把挥金如土叫仗义疏财,把梁斗狠称为英雄好汉,更何况还信了西夷的耶稣邪教,儒家千年统毁于一旦,不过对于黄品贤这样的人,或许真的是一个机会吧。

温采元见他没有别的意思,依然平和得很,想了一想,便放胆一步说:“善人很喜行军打仗的生活吗?”

温采元就一阵摇叹息,虽然自己心在那一边,可是朝廷的官军也真的是烂泥扶不上墙,让人太过失望,以至于要倚靠地方团练了。

温采元心中一动,徐徐地问:“善人真的相信,人死之后会升天堂吗?”

黄品贤将兵册拿起来,从到尾仔细看了一遍,笑着向温采元说:“的无差讹,有劳先生,先生请喝一杯茶吧。”

然而只可惜,终究只是一场梦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