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10(2/2)

苏邑和刘嫚商量好,授课时间为每周六上午8至12,跟平时上课一样,地就在这个地方。

刘嫚心动了,她的确想学习其他字,她所擅长的秦篆还是以象形文字为主,识别起来比较难,在现代社会受众不广,她应当学习简化的更贴近生活的字

“苏教授跟你聊了什么,你看起来心情很好的样?”

这些话仿佛已刻她脑海,她依然没有半停顿,一气呵成。

“当然可以,”事实上,这支珍木狼尖是苏邑最喜的一支笔,他从来不准其他人碰。

“弟刘嫚。”

刘嫚上明白了苏邑的意思,接过笔,写

没想到刘嫚说,“苏教授收我了。”

而这个小姑娘,就是真正的大才!

刘嫚不只是

“苏教授,我愿意成为您的学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方才写字的笔还未

苏邑说,“你就在我这篇写了一半的文章后面续写完全吧。”

“我收关门弟,与学校无关。”

江乘风傻了,嘴变成O形。

“我就用这支笔可以吗?”刘嫚指着那只未笔问。

刘嫚来,等在外面的江乘风好奇的问她,

苏邑才心切,继续说,“你应该只会篆书,我还可以教你隶书和楷书,我敢在这儿夸下海,在当今,这两写的比我还好的人,凤麟角。”

“师苏邑。”

她愣了一下。

“君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你恐怕是我这辈最后一个关门弟了,我们不搞那些里胡哨的拜师礼仪,就在这张纸上拜师吧。”苏邑指得是刘嫚刚刚完成的。

古朴辽远的文字,仿佛穿越时空,在两千年后活了过来,再现在苏邑前,这位耄耋老人竟心生动与恩之意,正如这篇最后一句话所说,他为人师表,当然希望在有生之年,遇见更多的天下英才。

两个人合作完成了这篇将来价值连城的,并同时署下自己的名字。

刘嫚看着苏邑的字,他写的是中的一段话,

刘嫚提笔、蘸墨,不用刻意思考回忆,直接写

“可我不是首都大学的学生。”

在苏邑希冀的目光下,刘嫚缓缓,一字一句

苏邑不仅是在考验刘嫚的书法平,也是在考验她是否有真才实学。

若非亲所见,苏邑真的难以想象,这个时代还存在这样的孩,沉着端庄,底蕴厚,超凡脱俗。

苏邑大笑,“好,好,好,”他连声三个好,笑声朗,听不老态,兴的模样,仿佛年轻了十岁,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江乘风猜测无非是老教授赞刘嫚的书法写得好,表扬她有才华之类的。

刘嫚刚放下笔,他问她,“你愿不愿意我的学生?”

只见苏邑,用圆劲的笔在文章结尾写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