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第41节(2/3)

,跟路上那些不务正业的迪斯科青年简直一模一样,尤其老黄还着个爆炸

即使心里恨不得离这两人八丈远,于童仍要充分尊重演员的个,随他们去了。

只用三天时间,就让电影主题曲录音带上市了。

钟晓莎常年背着磁带拓展销售渠,什么样的奇葩歌名没见过?

结果老黄这个大胖坐在挎斗里,怀里抱着一个硕大的录音机,从歌舞团前往饭馆的一路上,都在跟狄二狗激情合唱。

听说于童已经收到了中唱的报价,钟晓莎情地说:“我们中唱有自己的版发行渠,现在又扩大了铺货范围,在全国的几大城市都有分公司。他们的录音带一经发行,全国人民都有机会购买到,名真是分分钟的事!”

这两千块要先被单位走一千块。

后来唱片社、唱片厂、唱片发行公司三家合并,成立了“中唱”,钟晓莎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中唱”的员工,前两年中唱整改的时候,她转去发行门,当了发行业务员。

随着电影爆火,这张翻唱录音带卖了七十万张,而电影正版录音带因为导演不懂行,版和发行分给了

于童将他们的编排介绍了一下,“有两首歌舞团创编室提供的新歌,也有国际上比较行的外语歌。”

折腾一遭,还没走赚得多。

剩下的一千块再由两人平分,每人到手只有五百块。

没办法,就像钟晓莎说的,扒带的速度太快了!

于童颔首,她已经叮嘱过二人了。

这次的饭局是于童找了些七拐八绕的关系,好不容易搭上的线。

钟晓莎笑:“市面上的十张带,有八张是翻唱的,如果新歌平过关,开发门觉得有潜力的话,价格可以再谈谈。”

发行业务员名叫钟晓莎,以前也是他们歌舞团的歌唱演员,只不过两人年纪相差七八岁,于童团没多久,钟晓莎就转去中国唱片社了。

之前有个导演去上海宣传电影,在发布会上唱了两句电影主题曲。

毕竟是有些渊源的,又有熟人牵线,两名女同志很快便熟络地寒暄起来。

钟晓莎不以为然:“你们是新人嘛,第一张录音带主要是为了扩大知名度,有了我们中唱的背书,以后再想专辑带就容易多了。”

回去以后连夜找人翻唱,还模仿电影主角的样拍了录音带封面。

听了两人的合唱后,礼貌地献上掌声。

老黄被她说得内心火,但想想那微薄的版费,又为难地说:“钟经理,你们单位给的报价也太低了,首发二十万张,才给两千块。”

这些对她来说都是小场面。

不但吵得她耳朵嗡嗡的,还赚足了路人的猎奇目光。

“你们打算一张纯翻唱录音带,还是新歌啊?”

新歌必须在私下练习,即便是在团里合唱,也要关起门来。

许多没什么名气的新人,都是走的这个路

不错的,你们可以把小样上去,再谈谈价格。”钟晓莎提醒,“新歌没发行前,尽量别在公开场合演唱。现在各大公司扒带的速度是你们无法想象的。许多在音乐会、晚会上演唱的优秀曲目,当天晚上就能被扒下来送工厂,第二天就能现在市场上。”

闻言,老黄和狄思科当即就给这位业务员合唱了一首新歌《你真你》。

为了能载上三个人,于童今天特意借来了外联主任的挎斗托车。

有唱片公司的人觉得这歌不错,就在看电影的时候,用录音设备将人家的主题曲录了下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