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第412节(2/4)

无论是哪一原因,她都很不喜

“首先,我得先谢严励同学对腾飞改革成果的肯定,另外,我还得谢中央电视台,给了腾飞一个参与纪录片拍摄的机会。这个纪录片让我们腾飞火了一把,听说很多省市还把这纪录片作为教学片,组织企业领导观看学习。这对腾飞公司和腾飞的领导班,可以说是无上荣耀了!”

“这是我们腾飞的总会计师翁佩云同志,据腾飞的情况作的统计,是否适用其他企业尚未可知,不过对腾飞而言,这个数据是非常准确科学的。”

所以,郎巧红索就有什么说什么。

但是观不同,有思想上的碰撞是难免的,党校也不想大家在这方面一团和气。

座位上的邹舟和张茂年对视一,又很快将目光错开。

狄思科继续:“昨天严励同学拿我们腾飞公司的情况了举例,我们曾经面临破产,经过公司内改革以后,重新焕发了生机,而且没有引外来资本,现在仍是一家国有独资企业。”

男老师,在笔记本上记了几笔,就不再说什么了。

“但我今天还想跟大家讲一讲纪录片中没有展示来的内容。当初中央台一共挑选了三家全面崩盘,即将破产的企业行跟踪拍摄,腾飞只是其中的一家,拍摄时间是八个月。”

闻言,学员和老师们都有些明悟,看来另外两家企业没什么可拍的了。

严励把最近很火的腾飞提溜来大加称赞,扬言只要企业领导有方,化改革,即使不稀释国有份,也能像腾飞一样,为企业找到一条路。

“最开始取材的几个月里,我们腾飞这边只有一个摄像小哥常驻,摄制组的其他成员,包括导演,都跑去另两家企业跟拍了。”

郎巧红觉得,这个严励要么是在单位的日太好过,要么就是哗众取

狄思科现

这件事怎么看都有讽刺。

可是严励自己就是一名企业领导,竟然还能说那样的话来!

“好在腾飞还算争气,没让摄制组一年多的心血打了漂,纪录片还是如期播了。但是,作为腾飞的总经理,我不得不说一句,请大家理看待腾飞的改革成果,不要把它抬得太,也不要把它神化了。”

大家来党校学习,一方面是理论武装,锤炼党,另一方面也能拓展自己的人脉关系,相互之间都比较和气。

“我们腾飞公司曾经过一项统计,只要企业不赚钱,那么每年的亏损会达总资产的25%!只需要四年时间,企业就亏没了。”

只听狄思科接着说:“公司里一下来了这么多人,我当然要关心一下嘛。就单独找彭导询问是啥情况。这一问才知,另两家企业都拍不下去了。”

狄思科认真地听郎巧红发表完看法,确定她结束了发言,才总结:“就像郎同学说的这样,面对一家经营不善的企业,厂长经理们的焦虑并不是无的放矢的。”

“银行的利息、罚息、职工工资、固定资产折旧、因讨要客欠款而贴去的费用、因还不上供应商欠款而产生的利息,上给市里的统筹……”

“东北的大型机械厂破产了,卖掉地和设备以后,买断职工工龄,大批工人下岗了。西北的造纸厂也转产无望,承包给了个人。我们腾飞是最后一家拍摄对象,如果腾飞也完了,那纪录片摄制组这一年多的时间就算白忙了。”

学者还罢了,毕竟理论和实践有一定差距。

有个镜的男老师打断问:“你们这份统计数据科学吗?”

“可是这状况只维持了小半年吧,摄像小哥从一个人,变成了两个人,后来变成三个人,扛着摄像机在厂内厂外到拍,八个月以后,连导演都加了腾飞这一组的拍摄。从纪录片的内容上,大家应该也能看得来,五期的纪录片,最后两期的内容,尤其是产品和厂区画面,要比前面三期丰富很多。”

而今天,作为腾飞公司的总经理,亲自刀过腾飞改革的人,狄思科却第一个站来,对严励的言论表示了反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