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紧接着又催促肖尹书把杨初成送回房。
杨初成正好心里挂念其他事,这会便不再推辞,只是嘴上仍拒绝让肖尹书送她,呢喃着:“不麻烦哥哥了"
若换做平时,肖尹书怎么可能真的让杨初成自己进屋,必是要赶在肖楠峥开口之前就陪她进去的。
只能说是一切都刚刚好。
杨初成心神不定,没去关注此时此刻的反常。
回到房间,杨初成打开日记本。
如果不是因为刚刚在客厅那一番思索,杨初成想自己一定不会那么快想到这个问题——日记里,肖尹书出国的时间已经过了。
而且看目前的状况,肖尹书并没有要出国的打算。
昨天肖尹书把她带出去干了什么她不清楚,但是她能猜到,多半和他的任务有关。
没错,杨初成开始慌了。
接下来她该做什么?
完成副线说得轻松,副线任务对象是谁她都不清楚!
所以没办法,杨初成只能翻原主的日记。
她当然认为自己可以从原主的日记里看出什么。
她只是单纯地想和原主做一样的事情罢了。
隐藏副线虽然隐藏,但存在即有它的道理。
主线任务是和肖尹书结婚,而日记里显然两人没有结婚。
那么副线任务应该也是和改变原主的人生轨迹中的某个结局有关才对。
目前的状况是肖尹书不出国了。
但在日记里,这个时间点的肖尹书已经出国了。
也就是说,在肖尹书不在原主身边的这段日记里,原主都做了些什么?
杨初成仔细地翻阅,表情越来越凝重。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从肖尹书出国之后的那天开始,女主的日记画风越来越诡异。
就好像是在和人”对话“一样
这种”对话“形式不太明显,它的诡异之处就在此。
看一两篇倒不会发现什么问题,但是若一直看下去,破绽就出来了。
杨初成以前不是没看过原主的日记,但那个时候她只是作为一个”读者“,只在乎所谓剧情,不关心其他。
可如今不一样,处在日记中的环境,杨初成才能感受到日记里的不寻常。
原主在这段时间里的经历很丰富。
她先是去一家西餐厅弹琴,每天赚点小费,这份活一直干到她毕业。
那个时候她也算是小有名气,便常给一些富家子弟的后代上课,有时候也会出席一些名流聚会,给那些公子小姐,商业巨头演奏。
至少在上海的上层社交圈里,大家对原主的名字都不陌生,口碑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