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好。”
“带着呐,每个周末都要补课呐。”
跟王家媳妇说完了话,徐往家走,心里想着他得跟小河说说,以後给人补课至少得一个小时10块钱。现在
价涨了,这补课费也得涨。别人不懂得心疼小河,她这个当娘的得多替他长几个心
。
“成。”
顾溪能来学校当老师也是一个巧合。这还要从他的侄女徐蔓蔓说起。十二年前他来到这里,那时候浦原县城还在老城区,也就是徐
家住的那一片。举目无亲之下他敲开了徐
家的门,本来是想讨
给两个饿得直哭的孩
冲
粉,徐
一听他是外地来的,有没有地方住,好心之下就让他住了
来。徐
的两个儿
已经成亲了,都分了家住在外
,13岁的徐蔓蔓因为父母的工作忙,就由徐
带着。
“我替你问问吧,不过你也知小河每天下午都要摆摊,带不了多少学生。如果补课的钱比他摆摊挣得多,他肯定愿意啊。”
原本小学是没有英语课的,学校也没有英语老师。可随着大城市英语的普及,市里面要求全市的县级以上小学从三年级开始都要开设英语课程。普源县不大,人也不算太多,这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的生活好了不少,可要找一个好的英语老师却也不容易。有能力、学习好的,考
去就都留在外
了。小学的老师大
份都是师范中专毕业,那一
带着乡音的英语怎麽能去教孩
?校长也不是没有想过去外
请英语老师,但人家一听他们能给的条件就不愿意来了。也因此,学生的英语老师成了校长的一块心病。
作家的话:
王家媳妇喜忧参半地说:“我家小栓让我帮他问问小河还收不收学生啦,他下学期就要升三了,他也想像蔓蔓那样考到营海去。小栓说你家小河教得比学校的老师好。”
下课了,从教室到办公室的路上,同学们很情地向顾溪问好,顾溪也面带笑容地和这些纯真可
的孩
们问好。四年前,顾溪被聘为县上小学的英语老师,教三年级到五年级的英语,每周一到五的上午上三节课。
“哟,这我得问问小河。”徐话中有话地说:“你也知
我家小河要养两个儿
,补课实在是赚不得几个钱,他周末带的两个学生还是他大哥的人情,推不了。咱这儿补两个小时才给5块钱,蔓蔓说人家大城市像小河这
的一个小时怎麽也得50块。带的孩
多了,小河就不能去摆摊了,补课的钱哪够他们父
三个人过日
啊。”
“徐。”路上有人打招呼,徐
收回心思笑着回应:“王家媳妇。”
“呵呵,实在不行一个小时10块钱也成啊。那就麻烦您了。”
对方走过来直接说:“徐,小河现在还带着学生不?”
“顾老师好。”
遠溪:第十二章
“顾老师好。”
妈妈。”後来徐就不问了。猜测肯定是孩
的妈抛夫弃
,不然顾溪爲什麽要那麽说。但就是苦了顾溪,一个人拉扯两个孩
长大,又要四
想办法挣钱,幸好两个孩
懂事知
心疼爸爸,不然顾溪的命就真是比苦菜
还要苦了。
“这也是啊。”王家媳妇想了想说,“你跟小河说说,我一个小时5块钱,问他愿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