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52(2/2)

在徐瑰元退休后,当初被她指导、提携过的学生们,很多都还惦记着,不时来看她。张风豪就是其中之一。

中年妇女换上了笑容:“张先生的朋友好年轻。都先来吧。”

陶清风因为懂,所以不假思索就意识到这书肯定无比沉重大,也就下意识地提要去帮忙了。虽然这书是现代才版的,但是并不妨碍陶清风从名字推测它的沉重。

陶清风跟着他们绕过屏风,四合院的两院落展现前,整占地面积很小,却装潢得很雅致。

“那副书法我记得。你那字很特别。”徐瑰元扭对那位中年妇女说,“把我书房里的拿来。”

中年妇女领着张风豪和陶清风到了正厅后面的起居房。家装潢有些陈旧,摆设也很简约,但透着一古朴典雅的味。角落是一张宽大的床和炕两用的卧榻,上面靠着一位白的老,脸上带着慈祥的笑意。

到了一个不得了的地方。

陶清风心想:年纪这么大的老,居然也会玩微信。比他这个古代人厉害多了。

陶清风:“叨扰徐老师了。”

“风豪,你又是一两年没来看我这老婆了,我这老婆,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早上你师兄他们来过,那时候我神还好些。”徐老推了推鼻梁上的老镜,眯着看向陶清风:“你带来的这位小朋友……”

张风豪向徐介绍:“这是我上次给您提过的陶清风,就是那个直接写书法的小演员。我微信还给您发了那张书法。”

走到这条街快尽的一间院门,门下方有蝙蝠和祥云。大红门上是铜环兽首。陶清风摸了一把大实沉的抱,辨材质是沉厚的黄梨木,应该造价不菲。

张风豪说:“刚才电话里给老师说过的,要带一位朋友来看她。”

张风豪握着铜环敲了敲门,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妇女打扮的人开了门。她后是一扇大屏风。

是一非常厚的丛书。“碑”和“帖”是两件,前一起源于墓葬石刻,解字为“竖石”,后一的则解为“帛书署也”,“署”就是标题的意思,所以“帖”最初是“帛书的标题”的意思。现在“碑帖”成为了一个词语,用来描述供给人们临写的书法范本。历代的“碑”和“帖”如果全收录下来,又要便于临摹赏玩而成大开本,其量是非常可观的。

徐老和张风豪换了一个神,对他说:“看来这是个真懂的小啊。”

“哪能,我看徐老师您的,倒是比上次神了些。”张风豪带着陶清风走近,床边有一排扶手椅,看来老病中并不孤单。

她有些惊讶地看着张风豪后跟着的陶清风,问:“这位……”

“张先生来了。老师在里面等着呢。你……”

这是华京电影学院的退休老教师,她叫徐瑰元,年轻时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演员。演过五六十年代脍炙人的好几电影。后来她退影坛,在电影学院教了二十年,教过表演理论、表演专业实践,表演史等课程。理论和实践都非常扎实。也非常受学生迎,桃李成蹊。

陶清风下意识连忙站起来,说:“肯定非常沉重,我也去帮拿吧。”中年妇女略惊讶地看了他一:“谢谢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