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59(2/2)

严澹话说得有些魂不守舍的觉,:“什么……哦,好啊,谢谢了。等我回来就去看,看电影是吧。”他顿了顿:“你知‘新南县’吗?我现在就在这里差。”

当时的县守希望能在“登第阁”上加一幅描绘此地盛景的长联,拜托陶清风赐墨。那时候陶清风刚要回京述职,匆匆写就长联,并没有给县丞。而是把初稿和自己的其余诗稿文作,一起埋在南山乡下。

陶清风笑:“是啊,严老师,如果你往北边看,还有一座台,因为有九个方位的阶梯,所以又叫九门金台,是不是很壮观?”

所以陶清风虽然听到严澹提到“登第阁”,但并不太担心,因为自己的长联肯定没来得及刻在上面。不会留下自己什么痕迹的。

严澹若有所思:“原来……你还知这件事?”他又了一气:“我的确是去帮考古研究所的忙。这里的文保护区,除了‘陶馆’外,还有一栋大兴年间的‘登第阁’。你知吗?”

陶清风想象着那栋阁楼现在和英华皇馆一样,成为游人们参观的古迹,人来人往的样,心情就很愉悦,对严澹说:“有七层呢,慢慢爬。”

陶清风守孝丁忧那三年,南山的县丞、里正、乡绅等大大小小的人,无不来逢迎这位新科探,把他当家乡的大人。不过陶清风孝期不能宴饮,所以总是委婉谢绝他们的邀约。但许多时候,地方上的秀才、童生,或是老师徐棠翁那边的客人来访,陶清风还是得面接待。陶清风会带着他们去这栋阁楼赏玩前人墨画,纵览欣赏南山优的田园景

严澹呼在那边又顿了一会儿,才:“在阁楼上,可以看见一条河,河上还有一座白的石桥。是不是被称为‘白龙卧波’?”

原来“新南县”真的就是“南山”。那栋登第阁,虽然离陶清风小时候住在乡下的家还有十几里地,是县中心比较有代表的古建筑。始建于大兴朝,曾经叫“来仪阁”。大楚时又修葺过几遍。

因此陶清风就能在电话里,单纯向严澹:“我知那个地方……风景的。”

因为了陶清风这样的人,南山郡的太守,就把“来仪阁”改为“登第阁”这个名字。这栋阁楼里曾经挂满了大兴时期文人客的词赋、画作。

陶清风说:“严老师,我昨天找你是想说的映播放。我想送你几张票。不过你现在是在外地?差吗?”

上关机了。”

陶清风准备等回到京城鞍周顿歇息好了,再把长联好一些,通过驿站给县丞送去。可惜他回京就事了。这个想法当然没有实施。

陶清风心想居然这么巧,自己前几天刚知这个县的消息,严澹居然就在那里差。陶清风就问:“我听说那里有最大的‘陶馆’遗迹?好像国家考古研究所在……保迁?”陶清风后知后觉,“严老师,你该不会是去支持考古研究所工作的吧?”

陶清风蓦然从座椅上站起来,抑制住激动的心情。

严澹的呼在电话里沉默了一会儿,才:“是啊,我现在正在爬阁楼。”

严澹说起这句话时,语气一下低沉了许多,刻意压低着嗓

严澹的声音在电话那边又沉默了,半响:“是啊。看着就让人想起“凤凰台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