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5(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着那本被他重重甩落在御案之前的奏折,御书房内,萧琰目光如火、xiong膛亦不住起伏,显然即使经过了方才那一番近乎失控的发xie,心tou的愠怒愤恨之情也依旧难以平复。

──也无怪他有此反应。

爱子遭人下毒谋害虽已是两个多月前的事,可宸儿受到的伤害和其后带来的zhongzhong影响,却直至今日都仍余波犹存。纵使宸儿的状况在开始习练那tao功法后便逐渐有了起se,但只要一想到宸儿曾一度濒死、又因毒xing而受到了多么大的伤害,此事带来的心结,便怎么也无法由帝王心底挪去。

更别提此事明面上虽已找到「真凶」就此了结;可不拘前朝后gong、但凡有脑子又知晓当前局势之人,都晓得真正的主谋其实仍旧逍遥法外、秋毫未损了。

也正因着如此,即便已「事过境迁」,这谋害皇嗣一案仍是朝堂上的禁忌,二殿下的健康更是帝王的逆鳞。不论萧宸年满六岁还继续被养在紫宸殿中之事在朝臣和后gong诸妃嫔yan里有多不合规矩,也是断无人敢在风tou未过之际将此事拿到帝王跟前说的。

只除了一个人。

一个萧琰早yu除之而后快,却直至今日都因zhongzhong顾忌而没能动手的人。

那便是贵妃高氏的兄长、多年来一直把持着镇北军大权的镇北大将军高如松。

回想起方才奏折内那不只chu2了他逆鳞、更可说是狠狠cha在他心窝子上的字字句句,饶是萧琰的养气功夫在大昭历代君王中已经算是一等一的了,仍不由给气得目眦尽裂,恨不能以视线将那本薄薄的折子彻底烧穿,甚至将此人剥pichoujin、挫骨扬灰。

──高如松此番所奏之事,大抵可归结为四项。

其一,是对两个月前的谋害皇嗣之案抒发他的「gan慨」之情;其二,是以皇嗣案为由上奏请立中gong;其三,是接续着请立中gong之议、进一步奏请圣上下旨立太子;其四,却是一番看似「善意」的劝谏,建议萧琰替萧宸改名。

奏折是这样写的──结束了制式的颂圣之语,他先是严正谴责了投毒谋害皇子的北雁间人,接着对皇二子殿下的遭遇表达了他的惋惜,同时对也遭投毒的皇三子──也就是高贵妃之子──「幸得天佑」保得一命之事表达了他的庆幸。据他所言,皇三子是「日后将有大造化」,所以才能「得蒙天眷」逃过一劫。

抒发完这番gan慨后,他笔锋一转,却是语重心长地将皇嗣案的发生归责到了中gong虚悬之事上。

依高如松之意,皇嗣案会酿成如此大祸,乃在于如今中gong空置,后gong无全盘统筹掌事之人,虽有诸妃共同协理,但因各行其是而多有疏漏不密之chu1,这才令北雁间人得了空子行此恶事。若不yu重蹈覆辙,自当选立贤德良淑之人执掌中gong,方得震慑诸般魑魅魍魉,使后gong免于不祥。

待中gong定,为国之计,自当续立太子,并使太子太傅和詹事府诸人悉心培养辅佐,方能使大昭国祚绵延、长治久安。据其所言,太子乃国之储君,虽an制当以嫡长立之,但若嫡长子不堪承重,便「当于诸皇子中选得天运且能堪家国重任者立之」。又提及皇三子「幸得天佑」一事,再直白不过地暗示了他心中「得天运且能堪家国重任」的皇子究竟是何人。

奏折到了最后,他又「秉公直言」,dao是皇二子萧宸虽为元后嫡子、shen分尊贵,然会遭此横祸,必是其命数轻、福份薄,承不起圣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