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48(2/2)

可这样的回答,却教听着的萧琰一时心下为震撼。

也正因着如此,萧琰兴之所至的诘问考校虽来得突然,可萧宸中早有丘壑,回答起来自没有半犹疑窒碍。

「康平之的发生,不仅仅是因为北雁了贺兰远这么个成功笼络诸人心的枭雄;更是因为大昭承平日久、锐气不再,虽民生富足,国势却已由盛转衰的缘故……如若不然,自我大昭立国以来、北雁寻衅扰边之举从未断过,为何却直到康平年间才酿了如此大祸来?归结柢,不过是人人耽于繁华逸乐,居安却不曾思危,这才导致北雁兵临城下之时,各方守军往往连反应都不及便已兵败如山倒,以至于将大半江山失丧于敌手。」

惶惶度日、苟且偷安虽能守得一时泰平;可若为长久之计,仍只有反客为主奋力一搏,方有一劳永逸的可能……萧宸熟知帝王脾,就算没有前生的经历,也知父皇选择的永远只会是后者。所以他虽也知晓其他斡旋周转的可能,却仍只说了他心中「最好」的那个答案来。

「……当然,依宸儿浅见,就算贺兰玉楼无意兴兵,父皇也会设法诱使他这么的。」

他虽早知宸儿在政事方面的锐程度,也清楚的能耐有多么,可这样每字每句都说到了他心坎上的分析,却仍大大乎了帝王意料之外

「因为只有将北雁彻底打怕了、打残了,才能一雪康平之所带来的耻辱,真正重振我大昭国赫赫声威。」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只要彻彻底底地胜了北雁,自然便能压下周边列国日益增长的气焰和异心,再保我大昭数十年安宁。」

萧琰此前并不曾同儿提及这方面的打算,故听次说得信誓旦旦、所言更是一语中的,不由生了几分兴致来:

「喔?」

「说说看,为什么?」

重生至今八年余,又有足足五年的光景是不曾在父皇边度过的,即使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从未在萧宸心底褪分毫,他也不会再像孩提时那般放纵自己恣意宣情绪了。所以尽已是阵阵熟悉的痛楚泛开,少年也仅是微微垂下了帘,语气一转、斩钉截铁地

「康平之了我朝积弱不振的一面,便是后来成功收复了失土,对周边各国的影响力和威慑力也已大不如前,只怕稍颓势,立时就会成为列国肆意掠夺争抢的对象。而要避免这一,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直接以武力彰显国威一途。」

只是想到那传闻中──那毕竟是他生前的事了──范緒時那般放縱自己恣意宣洩了.記憶從未在蕭宸心底褪分毫,他也在扭转了战局的惊天一箭,萧宸却也不可免地跟着忆起了上辈自个儿于北雁阵前的经历,和此后令他心悸不已的一幕幕来。

萧宸虽仍未被立为太,却一直是被沈燮当成储君教导的。沈燮善权谋、重实务,最常用的授课方式,就是「鉴往知来」、将各历史事件当成教材,引着萧宸将之扳开来碎了仔细分析一番,从而判断事件的起因、过程、变数,以及后续带来的影响……而康平之这等于如今的大昭影响远的「往事」,自也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课。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