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77(2/2)

依照邢瑜这些年来调任、升迁的轨迹,朝野间但凡有脑袋、见识的,都看得帝王是将他当成未来的宰相培养的。虽说有沈燮珠玉在前,所擅过于偏才的邢瑜多半与左相之位无缘;但一个寒门士将要爬到如此位,仍教那些在康平之基大损的世家大族不可免地生了几分警惕跟排拒。

,隆兴元年士,因长于利而受帝王重用,是少数几个并非自潜邸时期就跟着萧琰、却靠着的才能迅速成为帝王心腹肱的臣。他寒门,在机缘巧合下拜了一位隐居乡野的名士为师,虽没有成章、七步成诗的妙才,但于利、数算等「杂学」上却甚为通,故直至重实务的萧琰即位、在北伐功成后于隆兴元年加开了恩科,康平年间屡试不第的邢瑜才得以靠着一篇过分朴实的策论金榜题名、如愿踏了官场。

沈燮淡淡,「凡事都有个第一次,成功也好、失败也罢,若不踏这一步,学得

事实上,此次瑶州汛之所以会闹到这地步,也正是某些意图阻拦邢瑜仕途之人借机生事的缘故。只可惜他们千算万算,也算不到萧宸竟会在这个时候动了外历练的念,让心切的帝王连沈燮也一派了来,为己方原先十拿九稳的算计──至少在那些人里──平添了不少变数。

本来以沈燮脾,是打算来个明查暗访、以钦差车驾作为明面上的幌引众人视线,自个儿则带着太微服潜当地暗中调查一番的。只是此次行前,帝王三申五令地警告二人不许冒险,又给了萧宸调动当地潜龙卫的权力,沈燮仔细想想,也觉得有于此的潜龙卫在、确实没必要亲赴险,便也熄了微服私访的心思,老老实实地在大队人护卫下来到了瑶州。

──若非担心自己一时决策失当可能害了无数百姓的命,他也不会在自请离京之初就好了只是随同佐理镇场──太分和随行的卫队自有其威慑力在──的准备。

萧宸跟在沈燮边五年余,对这位老师的格不说瞭若指掌,也把握得八九不离十了。所以见沈燮天天针对瑶州的各情况给自己「功课」,锐如萧宸自然不会猜不到对方的打算,一时半是期待半是惶恐,既盼着自己能在赈灾之事上大展手、又怕欠缺此类经验的自己在遇事时力有不逮。

萧宸打小就是被帝王当成储君培养的,又给沈燮这个人带着调教了许多年,便无人提,厘清这些个筹谋算计在他也不是什么难事。故此次同沈燮南来瑶州,首要之务乃是赈灾,其次便是设法查清楚此次汛情究竟只是单纯的天灾、还是也有人祸掺杂在里

当然,以他的脾,这月余车程既无法用微服私访打发消磨掉,与其傻傻地呆坐车中闷来、还不如好好善尽自己「太少傅」的职司、好生教导太一番。也因着如此,车队离京之后,沈燮每天至少有两个时辰是耗在太车驾上的,就盼着能在抵达瑶州前将萧宸调教到足以独当一面的程度,将名义上只是「协理」的弟拱成此次赈灾的实质主事者。

「人谁无过?」

可当他思量多时、还是忍不住在抵达瑶州州治所在的连宁县前将这样的忧虑委婉告知沈燮后,换来的,却只是后者毫不给面地凉凉一瞥、和角略带了几分讥讽的笑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