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53(2/2)

好了,两位主角都不是人。

但我理想的慈悲,是基于“理解”与“共情”的慈悲,是终于能够宽容,与自己和解,与他人和解,与世界和解,只是人不到。

回到角上来,所以昙山的设定是“本为天外金仙”,是有神的,人不到的,他能到。

作者有话说:

过路神仙不妄涉人世,这人间苦是不苦,好是不好,这一个千年比上一个千年是了三尺还是退了一丈,皆不在仙人神念之中,只瞟一,便自去了。

忘情是寂焉不动情,若遗忘之者——不是没有情,而是有情,但把它放到好像忘了的层次。

就像忘言不是把要说的话忘了,而是默默味它的意思,不以说话来表达,忘情也是如此。

“中国的传奇是有传承的,以前、戏剧都叫传奇,比如唐传奇、宋传奇、明传奇,后来传奇变成了类型。但所谓传奇,并非玄幻,它是一表达形式,是在形式上、审上的追求。”

人看到蚂蚁在小洼里挣扎,给它一片叶船相渡,这是慈悲吗?大抵也是。

后记

必须承认太上忘情这分我写得不好,以至于要用后记来找补——原本的大纲设定里澜澜是独自,独自去苦执,结果写完“祝你快乐”四个字我自己先扛不住了,年纪大了写不了,赶把大师放回来陪陪他,这一陪,就写不“太上忘情”的意境了,逻辑上也会有问题,最后一章卡文卡得要死。

不过如此。如此也就够了。

还有四个番外,更新时间不定,争取一周内更完

视,不仅得见人间闹,也得见了一千年又一千年的风云变幻,气象万千。

我认为的传奇是一隐喻,人写的东西,写神仙,写妖怪,最后还是在写人。



边涌澜的“成仙”也是一个隐喻,情,从狭义的情写起:

不过好歹关于如何去苦执还是了一下题的——“若问苦执何时得解,却只是人间四时,无声。”

这里我要再

来时不是人,去时也不是人,中间短短个人,三言两语讲一讲人间事。

人与人之间,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与共情是极难实现的,有的人类对此很失望,于是去研究蜂巢思维,研究人工智能矩阵技术,希望借由科学求探求,那么祝科学昌明。

引用网络上对于“太上忘情”的解释:

一半隐喻了“情”对人类文明的功不可没——因情而开智,开智则为仙——说文明的发展是由理来推动,只能帮倒忙,这个主题已经被科幻批判过很多次了。

偶有与这人间结缘过的神君路过,多看上几,也只笑,“倒还是这样闹。”

但是算了,我想写的是篇甜文,写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甜。

前段日有粉丝推荐我去看了一叫的中式传奇戏剧,关于什么叫“传奇”,导演是这么说的:

昙山的角相对简单,他修佛,最后发现护世的不是仙佛,是人;他救人,是因为了人,懂了人,不着相于值不值得。

有情是好的,但是有情一有到沾滞,一有到不洒脱的地步,就把情给得乌烟瘴气了,甚至成恶形恶状化。

忘情绝不是无情,而是有情却不为情牵,不为情困,把情理得豁达洒脱。

另一半隐喻了人类的局限——成仙得分两步走,得那步,还是要先到太上忘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