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几日,表扬谢瑜孝廉的文章下发至各州府、诸县,一个月内谢三郎再次扬名整个锦州,相邻三州亦有所闻。凡观者听者,无不
叹钦佩,这谢三郎不光才华横溢,更难得品德
尚,堪称大孝!实乃我辈楷模啊!
由布政使大人亲批的“孝廉”,可不是大街上捡的白菜,谁都能有。
贺布政使在官场摸爬打二十年,毕竟见过不少风浪,虽然一时受到惊吓,但恢复得也很快。此时,他已经明白了谢瑜的用意,再次看向这单薄少年时,
神愈发亲善起来,隐约带着一抹赞叹。
“请罪?汝何罪之有啊?”贺布政使诧异万分。
因此,谢瑜在走承宣布政使司的时候,立刻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注目礼,目光透着火
,里面的八卦之火在熊熊燃烧。
第十七章在线.
若要再想说些什么,就要掂量掂量。
谢瑜掐算好时间,收拾东西带着谢璇离开行馆,以胜利者的姿态调回府。
中注定的死敌。
至此,谢三郎坑爹之路才走到一半,不走完怎么对得起谢参政对他的“厚”。
皇二代心思一顿,原以为是个小虾米,却不想是只小狐狸。
左右经历都事一听,立竖起耳朵,心
终于来了!
若说他不想借此打击谢文昌,那是假的。
“想必大人有所耳闻,晚生遭父亲毒打待,兄长珏又落井下石,甚至命人下毒以害瑜
命。可上苍仁慈,让瑜
中魁首,又蒙殿下等搭救,方才保住
命。”谢瑜叹气捧心
,眉目如画的脸上,神情愧疚至极,“然父兄犯下如此恶行,皆是因为晚生,若非瑜之过,父兄不能
这等有违圣贤,背德背
之事,是故,瑜有罪,特书就悔过书一份,以章己罪。”
当然,这并不算完。
如今,谢瑜用两张宣纸反击,将错误全揽在自己上,其孝顺之情,足以与“二十四孝”中诸
并称。
不靠祖上庇荫,凭真本事争取未来,这才是正途。
“见过贺大人。”谢瑜弯腰行礼,微微一笑,“晚生为家中之事而来。”
既能博得政绩,还能恶心谢文昌,何乐而不为?
可谢三郎毕竟姓谢,不言父之过,长兄如父,亦不该言,此事谢瑜虽然占理,却有违人
孝
。
古人重孝,“孝顺父母,尊敬长上”乃为人
本,不孝不敬,多为人耻。
原本这事谢瑜占足了理,却不成想,大郎谢珏突然示弱,博得淳朴的人民群众同情,反倒让不少人责怪起谢三langxin狭窄,怨恨父兄,实在不孝。
其实贺州对谢三郎观不错,单凭这少年敢违抗谢文昌,跑去参加策论大比,他本人就十分欣赏。
谢瑜微笑的接过布政使大人亲批的举荐书,揣好这张国监通行证,然后领着早已对他崇拜得五
投地的陈百
,昂首走
承宣布政使司。
只不过,这个狐狸,是会坑人的。
谢三郎一家的事先前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上达凤龙孙,下至贩夫走卒,都有所知晓。
不仅如此,贺布政使本着送佛送到西的原则,在谢三郎的“孝廉”之名旁边,又添上了份“贡生”的彩。
化被动为主动,以劣势绝地反击,力挽狂澜,占领舆论的制,这才是上策。
得到谢瑜离开的消息时,李烨正在书房看,听陈百报告完后,他挥挥手,让人退下。
左右经历都事见状,连忙拱手向谢瑜贺,若成为贡生,那就大大的不一样了。
原因其实很简单,谢瑜是本届策论大比的魁首,而这大比是他贺州亲手办,于情于理,这谢三郎都是他保举推荐的人,如今又有冠上仁孝之名,更是地方教化有功,绝对的政绩!
比起谢文信的情相迎,谢家其他人则表现的活像白日见鬼,谢参政气的晚饭一
没吃下去。当看到谢瑜一脸无辜时,大少爷谢珏咬着后槽牙,再一次后悔没毒死这个庶弟。
“非也。”谢瑜一咧嘴,“晚生是来请罪的。”
“谢小友孝天地,实乃大孝之人!”贺布政使看完谢三郎的悔过书后,终于一锤定音,算是为这场风波画上一个句号。
贺布政使:“……”
贺布政使咳嗽两声,先扫了留下经历和都事,然后摆正脸
,严肃开
:“汝来何事?”
况且,谢瑜将来若是有一番造化,于贺州自己也大有裨益。
屋内众人皆默然,左右经历和都事看向谢瑜的目光,就像在看一个大傻。有病,绝对有病!而且还不轻!
胡说八,那可是要付
代价的。
“哦?可是要本官为你主持公?”贺布政使皱起眉
。
说完,谢瑜便将袖中的两张纸递去。
昏黄的烛火下,李烨勾,对谢瑜的计策心中了然。
见状,跟来后一直站岗的陈百默默扭
,心中十分安
,果然,我不是一个人。
如果说中举是半只脚踏仕途,那
国
监,则是已经站在朝堂门
了,抬抬脚,便是康庄大
。
待布政使大人所在的正堂时,刚汇报完工作的经历和都事一瞅见谢瑜,统统收回了原本准备迈
门的左脚,动作整齐且划一。二位大人转回
后,便开始磨磨蹭蹭,没事儿找事儿
,显然是打算留下来听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