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88(2/2)

江南世家,他们瓜分了鱼米之乡的大份油,他们会为了一些利益相互倾轧,但当有人要动他们仓中粮,时,他们又会瞬间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什么样的人活得最痛苦?坏,坏得不彻底;好,好得又不全面。

倒是真,但放假却不是因为这个,而是他们的先生有事要忙,早两日前,便已经离开了五仪县。

许昭嗤笑:“谁让一个人去了,你也太看自己了,竟觉得你一人便得下来了?!附耳过来……”

往年风调雨顺问题倒还不显,今年谷雨迟迟不至,最后稀稀疏疏的下了两次便收场,许昭特意去自家田庄看过,今年收成注定不会太好了。

餐不继而发愁。”

李县令这时候不痛苦了,却被惊吓得差起来,有些哆嗦:“伯伯……伯,这怕是太冒险了吧,那些人不得活撕了我啊?!”

李县令想都不用想,嘲讽:“朝廷只照登记在册的田亩征收赋税,却不知份田亩都在那些不用税的人名下。朝廷只要有足够的钱粮国库,哪这些钱粮自哪里!当地父母官又有哪个,有胆跟那些个世家伸手,没见人家领人还在内阁么?说起来你我的家族不也在此列么?!”

李县令沮丧地靠在太师椅上,无限悲哀:“碰不得啊……,碰不得,没见势大如孔首辅都不愿意么?你看吧,最终还是要从百姓血。”

许昭想着那锦衣玉的江南世家,心中无奈,这便是江南的现状,世家官宦霸占了大份良田,却因为有功名,不用税纳粮,朝廷压在江南等地的赋税任务便分摊到了本就地少的普通百姓上。

许昭看着同窗满脸不甘心地颓在那里,问:“这次江南雨少,粮减产范围如此之广,你说其他县都会怎么办?”

第六十四章

李县令作为很有政治报复,但良心又还剩不少的官员,他是痛苦的,他不到从百姓中夺粮,也办不到默默无闻背锅。

典型代表事件,便是先帝决定要打过江南时,董家牵,一群人齐心合力捉了衰帝一家投献,用旧主全家的命,保全了自己,没有落得跟北方被清隐田,查隐的下场。

车旁,挤满了等着汲的百姓,但大多数人早已经等不急了,正挑着担

金华府到杭州的官两旁是连片的田,长得稀稀疏疏禾苗在烈日下显得无打采。

几日过后,栖霞书院门,纸墨铺老板对着店小二叹气:“今年夏天真的是太了,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是一次见到,你看就连栖霞书院的学生都放假了。”

先帝爷后来肯定是后悔了的,估计想着当时真不该顾忌名声,也不该怕伤了国家元气,就该一鼓作气,彻底清光那些沉疴毒瘤的,也不至于留下这么大的隐患。

李县令恰好便是这不好不坏的人,幸运的是他有个能教六首状元,见识不凡的好基友,只听他好基友怂恿:“既然已经到了这地步,依我之见,为何不直接一些,脆就将这些个沉疴毒瘤直接甩到朝堂诸公面前,圣上说不定就希望看到这样呢。”

最终是将百姓收刮净凑齐朝廷赋税,还是给百姓留有余粮,自己考评得个下等,就看百来个县令的良心取舍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