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五章 赚钱与hua钱(2/2)

思来想去,要了一匹阔白布,一匹苎麻布,至于棉,棉要了三斤,统共费二两银。

吃过饭,送走老秀才,王楼付给顾兰银钱。

他抓着那二两银,放在手里轻飘飘的,心中却沉甸甸的,他用脏兮兮的衣袖着泪,“要是早挖到木薯,成粉去卖,爹和娘是不是就不用死了?”

原来棉这么贵啊,竟然快赶上丝绸的价格了。

方才顾兰还觉得自己赚钱多,可在布铺里逛一圈下来,瞬间蔫了。

小孩的伤心来的快,走的也快。

一百枚钱为一铜串,提在手中沉甸甸的,弟俩一人背五串,又约定好下次来送树葛粉的时间,顾兰两人才离开王家。

想到买东西,顾兰脸上也挂上轻松的笑意,哪个女人不喜啊!

若真是那样,也许她就不会成为现在的顾兰,那她又会在哪里呢!

顾家人自然受不了,到后面,就连顾兰爹自己也不愿再看病吃药。

儿不知是不是想到了这些。

一句话说的顾兰心酸不已。

一枚二两重的白银,外加一千文钱。

从早晨到离开,儿听顾兰的话,少说,多多看。

有契约在手,日后了什么问题,两个人可以去官府打官司。

不过就算赚了钱,也是杯车薪,要把钱在刀刃上。

顾兰没法,只好买布,想着回家慢慢捣鼓。

顾兰爹娘去世,了家中不到五两银,便是去一家十几人一年到努力的成果。

赚钱了当然要去才开心!

首要的,还是要买布,至少一人要有一过冬的棉衣吧?

她把弟弟揽在怀里,抚摸着他的脑袋,却不知怎么安才好。

一匹阔白布二百多文钱,买一匹;一匹苎麻布二百文钱,一斤棉六百多文钱……

一匹绢布二两多银,过。

顾兰兴致冲冲地把集市逛了一圈,都没找到卖成衣的店铺,实在无法,只能问布店的老板,这才发现,原来时下的女人大多都会自己纺织衣服,有人织布多了,还反而会往店铺里寄卖。

就这,还是考虑到风调雨顺,若是老天爷不开,遇到旱或者大涝,颗粒无收也是常有的。

能买多少好东西啊!

三两银,那可是三两啊!

待离开王家不久,儿终于压抑不住心中的激动,他觉自己浑轻飘飘的,像是踩在棉上一样:“,咱赚了这么多钱?”

,王楼差家中仆人去请了个老秀才证人,又命人去王氏酒楼提回几菜,几人有商有量地订好契约。

儿就哭了一会儿,又开始兴奋:“,咱们今天要买什么?”

不怪儿激动,以前爹娘还在的时候,他们一家二十多亩地,几亩桑树,没日没夜地下地活,一年到,全家人所得不过十两银,吃穿用度扣去,一年能攒六两银已经算了不起。

怪不得大街上许多人穿的都是麻衣麻布,能穿的起棉衣的,都是非富即贵。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