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4(2/2)

据纳粮的多少来换。

所以李乙才会想到李家的嫡支那一派,他们家是望族,读书人多,有功名的弟应该不少。

没有黄册,要么是逃,要么是民,别以为到了古代随便找个旮旯地就能过日,古代的黑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李大伯不服气:“就算那个李家肯帮咱们说话,杨天保在外娘勾搭,在他们那人家看来,不过是寻常罢了,说不定他们还会反过来劝咱们家息事宁人呢!“

里甲老人就是乡里的理者,纳粮多少是推选里长和甲长的首要标准,能当上里长和甲长的,基本都是大族弟。

里长和甲长理本甲本里的事务,除了杀人之类的重罪,一般的民事纠纷都由公选的里甲老人们裁定,大到财产纠纷、打架斗殴,小到的谁家偷吃了谁家的稻田,里甲老人们都

古人一生,不论是居家过日,还是学、科考、婚丧、外、财产、徭役、诉讼等等诸多重大事项,都离不开黄册。

可怜宝珠还愣愣的站在窗下,睁睁看着李绮节跟兔似的,扛着一截木

“诉不里“,“凡民间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不许辄便告官,务要经由本里甲老人理断。若不经由者,先将告人杖断六十,仍发回里甲老人理断“——在一定程度上,里甲拥有非常广泛的法律裁定权利。

周氏瞪了李大伯一,“官人又说丧气话了,一笔写不两个李字,咱们每年往李家送的那一大车东西都是白送的?“

着瑶江县的规矩,李绮节和杨天保婚事有了纠纷,要么由里甲老人来裁断,要么两家公选读书人当话事人,读书人有功名,说话和县太爷一样有分量。

里甲老人全和杨家人一个鼻孔气,李乙当然不会去找他们主持公。而本地的读书人,又大多是杨县令的同窗或是旧友,更不可靠。

李大伯沉默片刻,把茶碗往桌上一放,“话事人是那么好请的?那个李家和咱们连远亲都算不上,未必肯搭理咱们。“

而在黄册的基础之上制定的里甲制度,则是贯穿整个大明朝的基层理行政制度。

基本上说,黄册的作用,就是现代的本和份证的综合版。现代人去火车站买车票必须份证。在明朝,外方圆几百里,同样需要递黄册才能获得官府发放的凭证。

黄册是明朝老百姓唯一合法有效的籍文件,上面清晰地登载老百姓的份、年龄、居所、职业和所有家财产。记得详细的,连你家养几猪、几只鸭都会写上去。

周氏在房里听到声音,立即:“谁在外面?“

李绮节吐吐,几步窜下木梯,再把木梯往肩上一扛,就跑。古代的医疗平一言难尽,她怕自己抵抗力太差,每天持锻炼脚稳健得很,搬着木梯照样跑得飞快。

所以古人追求人丁兴旺,能生多少个就生多少个,养不养得活不要,人多了,才有可能占据话事人的份,不会在乡里受欺负。

李家所在村庄虽然叫李家村,但多是杂居的外姓人,本地的里长是杨家人。而那些德望重、公选来的老人,也大多是杨家近亲。

宝珠听到杨天保和娘勾搭,又是惊讶又是气愤,忍不住声啐了一:“王八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