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36(2/2)

李大伯和周氏把李南宣视如己,允许他私下里继续为生父服丧,还允诺将来不拦阻他认祖归宗,张氏心里十分激,这件事,怎么说都是他们母占尽便宜。这份大恩,无以为报,张氏虽然固执,也盼着能回报李家的恩德,自然不会阻止李南宣和李恒等人亲近,何况是嫁娶这样的大事,李南宣作为李家长房之,当然不能推托。

们实在是杞人忧天,李大伯和李乙当年分产不分家,早就把两房的家产田地割清楚,公账上的也一笔一笔记得明白,每个季度都会由账房审计登帐。李恒和李南宣一个是二房嫡,一个是长房嗣,各自能继承的田地、铺界限分明,没有发生矛盾冲突的可能。

至于李大伯和李乙的私产和存银,自然是家中兄弟姊妹平分。李绮节即将阁,她的那一份已经单独划来了,剩下的都是分开记账的,人人都有,谁也不用去觊觎另外一个人的。贪心不足,只会招来李大伯夫妻和李乙的厌恶。

而且李南宣清风明月,李恒大大咧咧,哪一个都不是那会为一和自家人起龌龊的心狭小之人。李南宣恪守过继嗣的本分,不贪心。李恒一心磨练蹴鞠技艺,更没有争权夺利的意思。

有几个想得远的,偷偷找到正忙着给庆福写回信的李绮节:“三娘,大少爷什么时候回来?太太已经着手让三少爷帮忙记账啦,大郎再不回来,家里还有他的位吗?”

不得不说李大伯和李乙谋远虑,在各自成家时便未雨绸缪,亲兄弟,明算账,尽量让两家的帐务分开,让孙辈安安心心继承自家的产业,不至于为了一钱钞窝里斗。

不过等到他们成家立业,各自有了家累,肯定不能像如今这般洒脱利落。再经旁人一挑唆,难说不会暗生心结。

大致的谱儿,以后外遇到麻烦才不会慌手慌脚。九郎那边没有兄弟妯娌,三娘阁以后,只有小夫妻俩两个过日,省心是省心,可一旦碰上什么难事,连个帮手都没有,到来,凡事还是要倚仗你和大郎这两个娘家兄弟。”

周氏一席话说完,看李南宣神如常,脸上并没有抗拒之,松了气,“三娘门的时候,你和大郎都得去送亲,我和你娘说了,她也乐意让你去呢。”

李绮节:……

万万没有想到,他们李家,也有面临兄弟相争的一天。

等事情定下之后,家里的婆奔走相告:“太打西边来了,三少爷竟然丢下书本,摸起算盘来啦!”

说到底,李家只是普通人家罢了,兄弟俩又都未曾娶亲,半大少年,正是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年纪,目光早就投向更遥远更远大的志向,并为之付心血,哪有闲情为了家中一亩三分地闹不和?

☆、第90章九十

李绮节写完最后几笔,放下兼毫笔,纸上的墨迹。

人人都有私心,李大伯和李乙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都免不了会起争执,李昭节和李九冬形影不离,隔三岔五还不是要打一架?李恒和李

周氏一都不见外,既要把李南宣当儿养,就不能一味着他,更不能把他当成玻璃人一样捧着,得让他懂得自己该尽的责任,让他一李家,有了市井生活气,他才不会被张氏教成一个麻木的泥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