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79(2/2)

恒果然在港等候,庆福也来迎李绮节下船。

到武昌府时已是傍晚,港仍旧繁华如织,货像一座座山包般堆积在码上。展望去,桅杆林立,帆墙,岸边灯火通明,倒映在浊黄江中,恍若金。

恒最近在武昌府应付赛事,说好会到港接他们下船。

李大伯摇:“三郎已经孝,来年必要下场,以后少不了和同窗好友来往,而且前一阵孟家小四说想把三郎引荐给他的启蒙恩师,看他的意思,很愿意提携三郎,人家来了,总不能不让他去三郎的屋转转吧?再让张氏和三郎住一个院,怕是不妥当。”

周桃姑且惊且喜,圈微红。

她当然希望女儿能够常常回家和自己团聚,但李家不是两个女儿的亲娘家啊——而且,就算是亲娘家,家中兄弟妯娌也会嫌弃回家的外嫁女儿。她没改嫁的时候,每次回娘家过节,妯娌们一个个瞪着,跟看贼似的守着她们母女,生怕老太太背着人把攒的己分给她。

李绮节笑:“现在不来,难下个月还不来?她们真不来,我派人上门请去。”

张氏也不愿和儿同住一院,自己费钞,在一墙之隔的庵堂里置下一间客房,搬过去单住。

所以李大和李二阁时,周桃姑再三叮嘱两个女儿,除非日过不下去了,否则不要经常回娘家,免得给李家添麻烦。

船从渡发后,李乙陪周桃姑在船舱里休息,李昭节、李九冬在房中歇午觉,张十八娘有些船,上船后上吐下泻,吃了孙天佑备下的船药才好些,周氏陪她坐在窗前风。

李绮节吩咐宝珠:“记得把大和二的房收拾来,免得人来了来不及打扫。”

一家人由舷梯拾级而上,登岸后,改乘车,到得租赁的宅院前,提前过来安排铺盖行李的宝和宝珠迎来,府里已经备好酒饭,众人洗漱过后,在前吃了顿团圆饭,各自回房歇下。

青,冷笑着把信纸信封撕得粉碎。

李家肯为妹两个置办嫁妆,已经仁至义尽,周桃姑不敢奢望太多。

谁曾想李

李绮节摇摇,叹气,“罢了,等到武昌府之后再说。”

宅院有三,空房很多,李绮节和孙天佑单独住一,李大伯、周氏和李乙、周桃姑共住一

许先生和师母原本是武昌府人,下船后已经告辞归家,周氏便主让李南宣和张十八娘住一个院

周桃姑受若惊,连忙:“她们不一定来呢,先不用忙着收拾屋。”

阿满不敢吭声。

这话的意思,是等周桃姑生产后,要把李大和李二全接过来。

李大伯和李南宣斗笠,披蓑衣,站在船甲板上远眺岸边风景。许先生在一旁作陪,顺便当着李大伯的面考校李南宣的学问。许师母待在舱中针线。

李绮节怕冷,外罩一件松绿五彩卉刺绣对襟褙,下系炉银绸画裙,在船上走一圈,没找到孙天佑,疑惑:“上船之后就不见人影,难不成凫去了?”

李绮节眉尖微蹙:“上船之前不是已经登过账目吗?”

阿满把杨县令来信的事说了,“太太,要不要我找人把那些零碎重新拼好?”

阿满悄悄:“在底下盘货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