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25(2/2)

李绮节在书房东翻西找,最后翻压在书匣最底下的几张净边纸,几年前的旧,纸页已经发黄,但字迹仍然清晰。

老百姓们习惯隐忍,不敢多事,签字的人很少。

老百姓们有些意动,尤其是那些在洪中失去家人的人,立刻被激起血,揎拳袖:“老和他们拼了!”

李绮节要告御状。

李南宣却摇摇,飘然离去。

但事有例外,李绮节这里就留着三四份没被毁掉的原稿。

但告状的人不是她,是孟云晖。

血红的大字在纸上盛开,字字珠玑,掷地有声,和孟云晖平时撰文的吻如一辙。

孟举人为人清,不懂官场规则,只知凭自己的喜好行事。他已经联合本地十数位刚直不阿的士人,撰文抨击陆保宗,叱骂他尸位素餐、草菅人命。

当然,前提是赶在孟云晖折返之前,把折送到京师。

一刻钟后,他放下那几张书稿,提笔一挥而就。

两任帝王唾弃轻视他,孟云晖纵有满腹才华,也只能浑浑噩噩,郁郁而终。

阿满心领神会,劝告众人:“孟家四郎现在是响当当的京官,每天给万岁爷爷起草奏章,是天近臣,万岁爷爷上个月还赏他一把好扇呢!有孟家四郎给咱们撑腰,报仇的机会就在前,你们还畏手畏脚什么?难我们就只能任人鱼吗?!”

那时只是觉得好玩,才留下的。

孟云晖前些天在洪中救下数千名被

她已经记下孟云晖书写奏章的习惯,这一封折,足可以假真。

“三哥不问我想什么吗?”

夫妻两人决定好章程,亲自去请李南宣。

“三哥,你能模仿孟云晖的笔迹和行文风格,这封状纸,恐怕得由你来写。”李绮节把原稿抹平,铺在桌案上。

当年,为了接济孟云晖,也因为欣赏他的才华,李绮节曾雇孟云晖为自己撰稿。孟云晖生谨慎,从不留下底稿,写完稿之后,会让别人誊抄一遍,然后毁去底稿。

孙天佑告诉孟举人,他能帮瑶江县人伸冤,把这场洪的缘由公布与众,上达天听。

签字的人越来越多,剩下的人觉得法不责众,朝廷就算要怪罪,也只会拿带的人作伐,牵连不到自己上。而且,还有孟大人呢!

李绮节的话刚,李南宣放下书本,回看她一,温的眉一抹飘逸,“我答应你,说吧。”

想要震动朝野,就得把事情闹大,越大越好,最好全天下的百姓都开始议论这封状纸,那李绮节的计划才能顺利行。

孙天佑让阿满想办法收集一碗猩红血,为了真,必须用人血。

李南宣没有犹豫,也没多问,拈起原稿,匆匆浏览一遍。

这事已经被官府压下来了。

事不宜迟,李绮节让阿满和阿翅去找孟举人。

云晖这个名字,必会响彻朝野,代价是,他会把所有位权重的人全得罪光——宣宗朝的,还有英宗朝的。

李绮节立刻在纸上盖下孟云晖的私印。

孙天佑用神示意阿满。

孟举人十分振奋,不仅亲自撰写状书,还号召街坊邻里在万民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一起向陆保宗讨回公

既然把李南宣拉下,李绮节觉得自己必须坦诚相告。

“三哥,我有事求你……”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