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汴京生活ri志 第151节(2/3)

沈二弟要是有机会拜这样的大人当老师,别说考士当官了,未来要是不翰林院都对不起他老师的名声!

沈丽姝喜闻乐见围观了小老弟上一秒浪到飞起、下一秒宛如被扼住命运后脖颈的小仔般被拎去学习的名场面。

不过虽说只是猜测,他也有七八分把握,这位表姨夫已经对年轻有为的二弟有了收徒之心,再加上他这层关系,七分也成了九分,他才这样有底气对她说了第二遍。

下江南?不存在的!家也不是天天都能回,踏踏实实在太学住宿吧!

打扰了,原来人家是亲戚。

沈二弟:……

全家除了已经有些准备的沈丽姝,再一次被惊喜砸得目眩,被砸中的沈二弟本人更是乎乎,一不留神成了当世大儒的学生,再然后,就被严格的谷老师拎去学校报了。

沈大弟能跟着这样的老师学习,已经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资源了,他自己也珍惜机会,弟弟的谢师宴和祭祖等全家动的大事都忙完后,就安心留在老师家读书了。

小老弟一整个大写的生无可恋。

至于大弟这平,监过于勉了,虽说里都是饱学诗书的大儒,可他要是听不懂先生讲课,反而耽误了自己,没必要为了陪弟弟也把他去,跟着老师学习考举人才是正经事。

如果不是聊到这里,赵昭景也不会这样早给她透他的猜测。

沈丽姝:……

沈丽姝没有半心理压力,就连时间压力也没了。原先准备带小老弟门, 还需要考虑他去国监报的时间, 当然是越快发越好,这样他才能尽早回学校去。

沈丽姝笑眯眯,“这事已经商定了,那天我爹带着他们去向谷大人拜谢的时候,谷大人就说了此事。”

那二弟这个老师只怕是认定了。

第185章

“举手之劳罢了。”赵昭景真心觉得他只是起了个牵桥搭线的作用,不值得他们这样兴师动众的致谢,但他也舍不得拒绝登堂室的机会,顿了顿又笑,“真要在家中设宴款待,不如等到二弟拜了先生以后。”

但是好兄弟齐大人,和儿的老师林举人秦大人他们没昏,大家凑一起商量了下,最后决定还是让沈二弟单独去国监。

沈二弟虽说年纪还小,可他家就是本地的,父母长辈都在皇城脚下,他一个人去国监也不怕受欺负,再说还有个把他当半个侄的秦大人,这么多人照应他应当没问题。

五品的国监博士只有两位,整个国监除了上司祭酒大人,就谷大人和他的同僚说了算。而这会儿的国监祭酒,是个相当清贵且令人向往的职位,照例都是当朝宰辅兼任,权力中枢的宰辅们当然没功夫这一摊事,国监基本就是谷大人他们说了算。

表姊妹,论理我要尊一声表姨夫。”

他究竟是把他们家二弟当亲弟弟,还是把他自己当夫了?

赵昭景挑了挑眉:“这么早就商定了?”

现在就剩她自己, 那彻底不赶时间了, 可以把手的事情一一安

他自己也险些被这接二连三的好消息冲昏了脑。

其实谷大人也提了沈大弟。

反而是风得意的沈二弟,彻底迷失在一声声沈举人的捧中,一不急着去国监报,而是整天缠着阿姊,要她履行承诺带他下江南。

觉还好, 毕竟不是她尔反尔,而是沈二弟自己没时间旅行。

这么说的话,欠下的人情是不是也没她想象中那么多?

那天沈爹是带他们俩一起去拜谢的,谷大人也同样提过沈大弟,可惜他时运不济最后还是落榜了。不过国监的太学虽然录取的大都是举人,偶尔也会招收表现的秀才,因此谷大人也没有厚此薄彼,对沈家父三人表示,他们兄弟愿意都可以太学读书。

这样想想,他们全家可不得对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的“程公德么?

这次林举人不仅又教了一位少年才,另一位屡次落榜的学生也中举了,再次证明了教学平,上门的学生家长更加趋之若鹜。

她说得真心实意,赵昭景却不喜听这些客话,直接换了个话题,“倘若拜师,二弟日后应当也要去国监了。”

这话沈丽姝确实说过,也被小老弟每天磨得不行,都已经准备松了。偏偏这个时候,男朋友预告的好事不早不晚砸下来,矜持的谷大人终于抛橄榄枝了。

沈丽姝却不知男朋友的笃定态度,只当他这么说是在表达好祝愿了,但她也听得很喜,眉开,“那就借你吉言,倘若二弟真有幸拜谷大人为师,那你就是我们全家值得供起来的大恩人了。”

当然她还是真诚的表达了谢意,“如今家中诸事缠,等忙过这阵,必然是要扫榻相迎的。”

沈家旺在汴京生活几十年,国监太学之名可谓是如雷贯耳,在他们小老百姓心里,在里面读书的人未来都是官老爷,还得是一二品大员那级别,梦也没想到,他两个儿竟然也有机会成为其中的一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