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7(2/2)

大齐?“唐尧虞舜夏商周,秋战国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捋着记忆,碧青念了一遍朝代歌,战国倒是有个大齐,却哪里是这个样儿,这里的民俗庄稼,衣着打扮,倒有些像明清,却不是明清,更不是战国时期的齐国,这是历史上没有的朝代,或许是自己孤陋寡闻,总之从没听说过。

见二郎挑着两捆苇赶着鸭回家了,碧青才从草垛上下来,提起脚边的背篓,去菜地转了一圈,割了一把韭菜,看了看那番薯藤,也割了一些,到边儿洗净了,正要回去,却一看见里的人影,不禁仔细照了照。

让二郎砍了些没用的树墩搬回家来,劈开烧成炭,砸碎洗之后包在麻布里过滤层,过滤来的清亮了许多,而且,碧青非常怀疑这个坑并不像何氏说的是积的雨,碧青仔细观察过并了记号,说连着数天不下雨,坑里的位就应该有所下降,可从碧青的记号来看,位丝毫没有变化,甚至有时还会涨一些。

是二郎没见过红薯,碧青都快忘了红薯是舶来品,记得自己在网上搜过,红薯又称番薯,是明朝万历年间传中原的,因不挑土壤质,极易成活,又产量奇,而得到普及。

碧青在草垛上侧了侧,看了看那两垄红薯,因只得了一棵红薯,不可能生太多苗,碧青把那颗红薯切了三块,泡在里,跟伺候祖宗似的伺候了好几天,才生苗来,捡着长势旺的生儿,下,一共也才活了十颗,分成两垄一开始疏疏落落的,后来疯长起来的红薯藤把两排土垄盖的严严实实。

碧青把手里的铜钱放回荷包,不是什么朝代,她也得在这里活下去,不禁活下去,她还要活的好,穿过来的那一天开始,她就再也不是孜然一的沈碧青了,她有爹娘,有弟妹,现在还有婆婆跟小叔,这些是她的亲人,她得让她们过上好日才行。

即使同名同姓,也不得不说,这丫比自己好看多了,这几

碧青还在边儿的芦苇里发现了细小的泡,而坑里的也远比井甘甜,这让碧青怀疑坑下有泉,如果自己猜的对,这个坑就真是宝坑了,所以,必须买下来,坑附近包括坑都是里长王富贵家的,却不知为什么一直荒着。

因为红薯,碧青一度以为这里是明朝,可惜不是,碧青从腰里的荷包里摸一文钱,对着树叶间隙的光看,上面明明白白刻着大齐通宝。

碧青兴的不行,看着这些青翠滴的红薯藤,仿佛就看到了希望,忽听嘎嘎的声音,碧青从草垛上看过去,是二郎,这日刚退了就赶着来炕边儿放鸭了,手里攥着一长长的柳条鞭,赶着鸭下了后,就从背上的筐里拿镰刀猫着腰割边的苇,不一会儿就割了两捆,放到一边儿,汗,从筐里拿个装葫芦,了好几

碧青不禁,几个月过来,终于把这小喝生病给扳过来了,如今家里喝的还是这坑里的,碧青也想过走远些打井来,可那天在里长家喝了他家的后就彻底打消了念,那井虽说看着清亮,可到嘴里却又苦又涩,远不如这坑里的好喝,而且,碧青也找到了可以过滤的法,用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