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幢座内容丰富,人众多,造型准确形象生动。
面相丰雍,神情庄严,双手于前执笏板,榻前有一男侏儒,
后有执扇侍臣。
皇帝、皇后前侧的男女侏儒与章怀太墓
画中的男女侏儒形象亦同。
皇后跪坐于榴上,着唐代皇后礼服中最等级的“袆衣”,面相丰
,神情娴
簪,前挂三串步摇,双手于
前执莲
,后有执华盖、执扇侍女。
左面刻:“故人赵元哲供养”。
近年洛新
土、
洛师范学院图书馆收藏的桓臣范兄弟《桓臣范墓志》记载:“大父法嗣、考思亮。”
(本章完)
皇帝跪坐于榻上,着冕服,
冤旅。
但有人认为,此人为桓彦范。
由于经文中有“安幢上”的供养方式,每当经幢上的尘士飘落于
,或经幢光影映照于
,即“尘沾影覆”,神力奇妙。
经幢一般为八棱形,也有六棱、四棱,下为幢座,中为幢刻经文,上有相
宝珠等。
桓彦范神龙元年拜相,任纳言一职,后又改任侍中。
另有“故人赵元哲供养”,其后有“”哲妻李程氏供养”。
胜陀罗尼经》很快在全国行。
正面左中正书,“大唐皇帝供养”。
关于造幢人,是哪一位皇帝、皇后尚无定论。
最左侧刻“言亡考桓元徽供养”“大宝幢主清信士桓纳言供养”字样;
故广泛刻制安置于通衢、廷、寺庙、坟域等
,遍布大唐各地,亦见有其他佛经如《金刚经》《心经》等刻于经幢之上。
且刻制细,极为珍贵,堪称“镇馆之宝”。
特别是敦煌莫窟
画220窟初《帝王礼佛图》中的皇帝形象及服饰、冠冕与此经幢座上的形象很相似。
诵读此经可消除罪业,免除回诸恶
的痛苦,遂被刻于石幢。
而延伸到言为桓彦范的自称,刻石中有“言亡考桓元徽供养”。
经幢上皇帝、皇后形象,在唐代石刻中为首次发现。
刻石中又有“言弟纳言”供养,可视为兄弟排行。
右侧中正书,“大唐皇后供养”。
可见桓彦范与桓纳言,井非一人。
背面中间为兽首,双龙腾云相,两侧各一只蹲狮,祥云缭绕,龙腾狮踞,气势恢宏。
这些都是用姓名的最后一字代之,而唐代未见有官职和姓名混用的例。
帝后礼佛图像,在北魏龙门石窟、巩县石窟中都有表现。
唐初“纳言”“侍中”均为门下官官“宰相”,两者换用,故推测桓彦范即桓纳言。
其妻跪于榻上,其他供养人或跪于榻或站立边各有题名。
右边刻有八位供养人形象,每人幞
,着圆领长袍,足穿靴,上方有各自的官衔、姓名。
幢座正面刻“大宝幢主清信士桓纳言供养”字样。
最右侧刻“言母金氏供养,幢主清信女言妻赵氏供养。
该馆收藏的唐代经幢座,方形四边各1米多,0.42米。
人服饰及华盖、执扇、鹊尾香炉、龙、狮等都
有典型的唐代风格。